《21岁的句号》—— 22考研上岸经验帖
写在前面的开头段
本篇文章做好了导航标签,读者可以点击右方的目录栏跳到自己需要看的部分
现在时间是 3 月 29 日,西安交通大学终于出了复试成绩和录取名单,在下成功上岸 w
最终成绩情况如下:初试成绩 87.5269,复试成绩 87.53,总成绩 87.52,初试排名 17 名,综合排名 22 名
初试分数为 394(78 + 84 + 117 + 115)就像之前感想帖里说的一样,数学算是翻了一波大车,总分完全是被其他三门课带上去的
所以我写下的第一个建议就是:不要偏科、不要偏科、不要偏科
不过数学翻车已经不是第一次了,中考和高考都被数学背刺过,因此考研的时候对数学翻车有了预期,复习时将其他几门也提了上去
所以说你永远不知道最后哪一门会低于你的预期,全力准备好每一门是你真的想要考研上岸的第一步
“研究生考试比的不是你对想考的专业了解多少,比的是你在短时间内对于规定科目的学习能力”
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:
我是在上海读的大学,从小到大都是待在上海的,算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,高中期间拿过一个物竞的省一,打算走自招去的华师大,结果华师大没要我 T_T,一波掉档直接去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读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。
考研的想法在入学的时候就有了,想考回华师大的应数专业,后来参加一些大学数学专业的竞赛,直接给我想法破灭(俺不适合学数学),于是大二就转去学习算法竞赛了,顺势而为考研方向就变成了计算机专业。
为了恶补计算机知识,我是大三上开始的一轮408学习,那个时候只看王道学专业课,其他科目都还没学,然后学完一轮408后直接就进行了车的跳,选择考自命题。
大三下期末考试结束后,开始正式准备的研究生考试,当时差不多是6月底。
考研过程中,认识了许多朋友,有广东考西交的 freya,有西交本部设计专业跨考软件的 yukino,有拼一波冲吉大的 好孩子都会写代码,有提前一年半就开始准备考研的 Tlibur 等等。我们在备考期间互帮互助过很多次,除了还没复试的好孩子同学,大家都上岸了 w。所以我也同样推荐备考的同学们广交研友,与研友相互扶持,上岸 RP ++ 。
关于科目选择的问题(科目调换的灵活性)
我一开始学的英一数一408,后来9月份转的英二数二数据结构,对这两者之间的不同还算有发言权
由于之前有同学问过我有关科目选择的问题,所以我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看法
英一 vs 英二
我仅刷过13年-21年的卷子,其他的不予评价
分值构成不同:英一大作文多5分,英二翻译多5分
考察形式不同:英一大作文是图画类作文,英二大作文是图表类作文;英一翻译是一篇文章中的五句话,英二只需翻译给出的一整段即可
难度构成不同:英二翻译有手就行,英一需要思考语序,判断从句,补充省略部分等等;不过近几年阅读难度两者在相互靠近(主要是19年以后
由于英二近几年难度在提升,因此时间允许的话,我很推荐早期先按照英一来学习,刷一遍英一真题以后,再去做英二
数一 vs 数二
数一 = 数二 +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+ 曲面曲线积分 + 边角知识
粗略算一下,说是多了两本书也不为过(曲面曲线积分基本必考一道大题,尤其是数学卷面改后,大题变少了)
数一相对数二就是内容多、广,复习时间可能会来不及;有人说数二比数一深,就是在放屁,相同的知识点考核下,难度是一样的
但是数二既然少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部分,就说明了一件事情 —— 高等数学的题目变多了;高等数学的题目变多了就意味着另一件事情 —— 计算量变大了
因此数一更强调有限时间对于大量知识点的掌握情况,数二强调有限知识点的临场 计算能力
没到 6 月前,我还是推荐先学数一,后面觉得太多或者想换学校了,选择就更灵活
专业课408 vs 自命题
这几年 408 的热度被几家机构炒得越来越高,王道还经常鼓吹跨考生 “无论你考没考上,408的内容总要学的”
如果你选择 408,那就要认真复习才能卷过那些历战王,不然让专业课成为自己的弱项很难一战上岸
还有一种选择就是自命题,关于自命题的选择,我推荐选择 数据结构 + 一/二门其他科目
自命题真题不太容易要到,一般要去找每个学校专门的机构/群或者学长买,这也就是他家常说的不透明性
如果想只考单科数据结构,那就先祈祷这个学校今年不会炸(中南为例,择校里细谈)
如果想考自命题但不确定选哪几门,推荐看王道去年的课快速过一遍408对每个科目有个基本难度和内容了解,之后再定夺
复试的时候会问你全科目的问题,迟早要全补一遍,不过分开来学会让初试更加轻松一些
关于择校的问题(我的两次完美跳车)
我推荐的择校方案就是 先不要急着定死目标院校,当然如果你意志足够坚定,那就不要管那么多,直接冲就完事了
说一下我的经历,我一开始是准备学习408考华师大的(高考保送该校失败了,一直留有遗憾)。学完一轮408后,就选择了跳车。
然后我想把专业课换成数据结构单科,于是就把目标锁定到了浙大,当时连PAT都考好了,但是21年的炸大是炸上热搜的,为了稳妥我还是放弃了。
事实证明我的放弃是非常明智的,到9月份出招生简章的时候,软院简直不当人了,学费涨到8w,PAT不能抵机试分,校区还被调到宁波校区了,上课变成周末制。只能说无愧于今年分不高,确实是不把学生当人的一年。
这个时候差不多是我开始备考的时候了,我当时的目标院校是中南大学(11ds)。中南的数据结构应该就是标准的408数据结构难度,算法题的部分也很简单,当时觉得十拿九稳了。但是后来又发生了一些事情,像王道、狗灰等等公众号,在差不多7/8月的时候,一直在发 “哪些学校只考数据结构?” 的专栏,其中中南被多次顶了上去,在985院校这一栏里鹤立鸡群,这不断加强着我跳车的念头。此外当我9月份加群的时候,还得知了群里有两个金牌爷的消息,最终决定毫不犹豫的又一次跳车。(人均算法水平这么高,卷子又这么简单,分数必然炸)
不算我马后炮,今年中南的爆炸是有目共睹的,所以大家尽可能祈祷自己的目标院校不要被各大公众号推荐吧
差不多是9月底报名的时候,我高中同学问我考哪(他本来考浙大的,但是9月份浙大事件出了后就放弃了),碰巧我也有换院校的念头,当时我们就在网上找各种信息。第一个锁定到的是吉大(王冰冰10年老粉),结果吉大一波保研扩招,把考研的名额挤的只剩一点点了,遂放弃。最后他找到的西安交通大学,一看专业课915(数据结构 + 程序设计)看似两门实则一门,没有被不良公众号纳入单考数据结构的名单里,再一看招生人数200+,一拍即合,开始备考西安交通大学。
差不多10月份第一次加到群,当时有人在群里问有限制的选择问题,我就推了我之前写的背包DP专栏,于是刚好认识了 freya
后来12月份的时候,在b站上有一次发合工大超越的总结时,认识了 yukino
这两个人喜欢大佬大佬的喊,结果最后都比我考的高 T_T (别忘记防朋友端来的水)
总而言之,择校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,你看公众号了解到的哪个学校好考,那新闻大家都看得到,你一头扎进去,可能就是一波头破血流
所以记住我的第二个建议:自己认认真真的去网上搜索每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情况 ,再决定报考的院校
不要执着于 初试线,还要看这个学校 招几个人,复录比是多少。招的人多的学校相对来说分数每年变化不大(除非像科软有人引流),人少相对来说波动程度会大一点;复录比高的学校初试线信不得(比如西交年年330,实际370以下基本不可能被录取)。
单科备考经验
政治
本人政治:78 = 40 + 38
政治科目的分值构成:16 + 34 + 50
- 单选题 16 题,每题 1 分
- 多选题 17 题,每题 2 分
- 分析题 5 题,每题 10 分
政治一共考察4门课程:马原、毛中特、近代史、思修,每一门的学习重点不一样
这里我不帮大家做总结,各个老师都会帮大家总结的非常详细,仅给出我推荐的学习路线
政治就是得选择得天下,最后的分析大题大家背诵的都是一份材料,分数不会差特别大(基本都在平均分36分上下)
对于10月份选择50分只能拿20几的菜鸡,如何逆袭到12月份拿40+,我有着相当深刻的经验,下面会分享给大家
所以10月份刚拿到肖八刷选择时,分数不高可以不用心急,一定要把心态调整好
推荐学习路线:(注意各个事件的时间点)
9月份前,随便找一个老师当看故事一样过一遍基础知识点,每天抽1个小时即可
(我看的是徐涛,有一说一看了等于没看,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清水滤竹篓,所以我推荐腿姐强化课)
9月份中旬有一个很重要的课会开讲 —— 《腿姐考研政治技巧班》 这个课基本每年必看,可以说没有这个课,政治选择题根本抓不到重点
同时可以开始刷《肖秀荣1000题》或者腿姐的《30天70分》,只刷单选题和多选题,一定要按照在 “技巧课” 里学到方法来刷。
(两本我都有,更推荐《30天70分》,主要是《肖1000》排版太丑了,绿色背景 + 绿色强调字色,看的眼睛不舒服)
另外开始看《背诵手册》上篇的内容,我推荐腿姐的背诵手册,上面整理的非常清晰。
(不用背,上篇都是选择题的内容,留有映像即可,所以要多看几遍)
11月份有三个时间点:
- 11月1号《腿姐30天带背计划》开始,会更新在她的b站和公众号,带背主要是下篇的内容,有音频帮你圈重点,凡是圈到的就是必背的,没圈到的直接不看。欢迎大家找个课代表像我一样 22考研政治30天带背计划 整理在一个网站上,这样无论在哪,拿出手机就可以背。当然也可以看着背诵手册背,不过吃饭带书会沾油,不太好 hh
- 11月中旬,《肖8》发货,大家可以开始做一天整理一天的形式刷光肖8上的选择题。这里刚开始做肖8会非常吃力,原因很简单,现在毛中特很少考察书上的内容,开始着重于考时政,前期没有老师会整理时政,所以会疯狂错这部分内容。不要慌,《肖8》例题讲解,看b站up主——大牙考研,他选择题讲的非常容易懂,板书思路也很清晰,而且讲完一套以后还会在结尾考察读者,他是我政治提分的关键老师之一。
- 11月下旬,《腿姐冲刺班》开课,一定要看、一定要看、一定要看,前面提到的老师们都不讲的时政,全部都在这个课里,腿姐会带着你边过一遍今年时政,边串讲一遍知识点,“冲刺班讲义” 在这个时候就替换掉了你手中的 “背诵手册”,“冲刺班讲义” 重点更加明确。此外冲刺班也有大题带背部分,不过内容非常多,大家可以选择性背诵
做完《肖8》,重复刷也腻了,就去做《腿4》,《腿4》的选择也很好,其他老师我没做过不评价
腿姐冲刺讲义分析题大题是全覆盖的,必定不会翻车,但是内容很多,挑腿姐说的重点中的重点背即可
而且肖老不是每年都会翻车,根据19中20翻21中22翻的规律,23大概率是中的,可以放心交给肖老
12月份两个时间点:
- 12月上旬《肖四》发货,选择题和《肖八》一样跟着b站up主——大牙考研快速刷掉,然后开始背《肖四》大题,《肖四》大题带背跟b站up主——空卡空卡空空卡,卡子妈的带背非常一流,思维导图什么的非常形象,比干背效率快多了。
- 12月中旬《腿姐押题班》,就一节课,主要看看腿姐和肖老的押题,重合的部分重点背诵。
总结起来就是:随便找个老师玩玩 ->
腿姐技巧班 ->
刷题 & 看背诵手册上篇 ->
跟带背背背诵手册下篇 and 大牙肖8 ->
背腿姐冲刺班讲义 ->
大牙肖四 & 空卡带背肖四
英语
本人英语:84
我大学英语水平是四六级裸考一次过,四级561,六级516,算是一个平均水平
考英语的时候,我提前一小时就做完了,摸鱼检查了一小时,所以英二还是十分简单的
在之前 “英一 vs 英二” 的专题里介绍了两者的不同,这里说一下怎么备考
推荐学习路线
先说一下我认为可靠的自学路线
背单词安排:众所周知,语言学习没有词汇量就是在学天书,扩大词汇量是第一步
早起第一件事背单词,背新词按照 40 + 180 的量背(40新词 + 180复习)
推荐背单词软件【扇贝单词】,里面有一个科斯林词典,有每个单词的英译,非常适合学习新单词
背完新词以后,按照每日 0 + 300 的量复习,这里可以早起 100,中午吃饭 100,晚上吃饭 100
复习的量看似很多,实际上越到后面越快,我 12 月的时候,一天 300 个单词只要 10 分钟就能背完
客观题复习:考研英语的阅读只需要做做历年题足以,难度不大
我一刷英一的时候,四篇阅读加起来平均错1到2个,刷完一遍以后,我把英一每篇阅读做了一遍 “精读”
我的 “精读” 方法很粗暴,每一篇每一句话都翻译了一遍,写了下来
做完 “精读” 以后就是9月了,这个时候我转英二,一刷英二阅读,基本每篇都是全对
这个时候转英二完完全全就是降维打击hh
主观题复习:作文基础差的可以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作文,积累好词好句,提前一个礼拜准备好板子
我是考前3天开始准备的主观题,当时板子都没写全,之前作文写过一些总结,不过都没时间看,事实上是板子根本没什么作用,上考场以后花2到3分钟捋清写作思路再下笔,基本是停不下来的,只可惜格子太少 w
我备考时候还报名了 “扇贝英语-考研训练营”,这个活动真的是服务到家了,每天该干什么都会帮你规划好
而且每次做完阅读,扇贝还会带着你精读一遍文章(我精读时的翻译,就是对照这扇贝的精读翻译批改的)
这里我说多了会变成推销员hh,如果你对这个活动感兴趣,可以报一下他们 “免费的 7 天考研训练营体验课” 体验一下
如果觉得不错,可以下单报名,价格在 500 左右
无论学英一和英二都推荐先报英一,他会免费邮递给你一份英一材料(真题+讲义+小礼品),然后中途有一次免费切换英一英二的机会,刷完英一真题后差不多是9/10月份,这个时候切到英二,他会再免费发你一份英二材料(真题+讲义)。白嫖两份材料,学到了双倍的内容,岂不美哉 w
数学二
本人数学:117
失败原因:今年计算失利,各种错误频出,大致就是填空题最后一题初等行变换求逆矩阵算错了、解答题第二题二重积分算错了、第三题多元函数偏积分算错了,如果没有这几个计算错误,应该还是有140往上的可能,可惜没有如果。
考研数学就是 重计算和概念轻技巧、重计算和概念轻技巧、重计算和概念轻技巧,踏踏实实学,分数都不会太低
写经验贴之前,我也去询问了 freya 和 yukino 有关数学备考的相关问题,再结合我自身经历,简单说一下学习路线
freya 的经验帖:2022西安交大915软件工程考研401分经验
高数备考
考数二的话,基础部分建议直接跟武忠祥老师的强化课(虽然叫强化课,但是讲的很基础)
武老师数二部分讲的非常好(除了部分类似中值定理的章节,后面我会说这些章节怎么去学习)
前期(9月开学前):
一轮复习(刷课阶段):
首推武老师的强化课,配合上习题册《660》,认真刷完一遍《高数辅导讲义》+《660》,基础这一块基本就稳固了
二轮复习(刷题阶段):
挑选一本习题册,认认真真开始刷,总结题型和错题以便后期复习(不总结后期端着一本书,复习起来会很浪费时间)
推荐习题册:《880》(我认为的最契合考研难度的习题集)、《严选题》(武老师出品必属精品)
中期(9月~11月):
这个时候就是刷套卷的时候了,无论你前期工作完成到哪了(刷课阶段没结束的继续,基础概念至少要过一遍),都可以结束并准备开始刷套卷了
刷套卷就是水平提升的开始,无论前面多摆烂,刷完套卷水平都会达到平均以上
我是10月下旬看完Ti10开始刷的,建议再早一点开始,越早开始越好,优先刷真题,从05年开始,可以留 1 套近年的放在最后进行测试
具体参考我的另外一篇博客的开头部分 22届考研模拟卷(公共数学二)汇总
后期(12月):
最后两周没有什么卷子做了,大多时间也用来背政治了,这个时候数学每天就复习前期整理好的题型和错题即可
线代备考
线性代数属于一通百通的学科,基本分为完全不会和完全掌握的两极态
如果完全零基础,推荐汤家凤的基础视频作为基础阶段的过渡期,有了一定基础就可以看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强化课了
我是没有看过这两位老师的课的,但我线代题也基本没错过,在这里我还是推荐一下雨老师
本来想推荐某凯的,不过据说去年都是洗稿的雨老师,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,无脑跟雨老师就行了
推荐习题册:《夜雨老师的讲义》、《严选题》
(二选一即可,线性代数题目属于考研送分题,学会这门课以后,后期不需要耽误太多时间复习)
关于刷套卷问题,具体参考上面高数部分的内容
关于基础概念学习的部分,考研辅导书上都是各种定理,基本不会带你去了解各种定理诞生的过程和存在的意义。
当然这对于考研来说完全是不必要的,不过知道一些的话,会有助于理解线性代数,在遇到新题的时候不会措手不及。
因此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,我推荐一下我本科时用的书籍《高等代数》第四版(一定要是北大出版的第四版,第五版大规模重写,因此出现了很多坑)
不用当做一本习题集去刷或者学习,当做一本参考书籍即可,当你对某一个知识点不理解时,就可以去翻翻这本书
那本同济大学线性代数就不用看了,那个完全就是告诉你怎么做题的,不能帮助理解
915专业课
本人专业课:115
我专业课就考前两周刷了下真题,之前一点没有复习,几乎是吃的竞赛的老本
所以我找专业课第一名的 Yukino 大佬讨论了一下复习经验,再结合我自身做题遇到的情况,简单讲一下
915构成:数据结构105分 + 程序设计45分(以22年我考的卷面为主)
数据结构部分有选择题、简答题、解答题
程序设计部分是三道算法题(15 + 15 + 10),前两题是模拟题,第三题今年考了背包输出方案
数据结构选择题:
前几年都很简单,今年出的特别难,有很多概念性的问题,对于我来说有很多模棱两可的答案
简单举几个题目
栈的应用,里面提到一个名词 “过程调用” 给我看蒙了
路由器的路由算法用的数据结构,还要能随时查看顺序和插入操作,有小根堆和平衡树,我也挺纠结的
关于哪个算法不能用堆优化(Prim、Dijkstra、Kruskal、B-F),对于竞赛生不难,但王道肯定不讲
数据结构简答题:
会考的名词解释,比如让你解释一下什么是 “拓扑排序”、“大θ表示法” 之类的
会考一些树各种性质的证明,上过y总考研算法课的同学肯定不陌生,y总课上都证明过一遍了,90% 直接上第一数学归纳法都可证得
其他题型都比较简单
数据结构解答题:
这里就是408里面常考的那类解答题,对于一些常用算法比较熟悉的话,都是乱切的题,举几道例题:
给定一个原序列和三个一轮排序后的结果,说明三个排序分别用了什么算法
给定一个伪代码,计算他的时间复杂度,然后再互相嵌套递归,再求一个时间复杂度
给定一个带权图,求dfs/bfs序,求最小生成树,次小生成树,最短路
给定一个序列和一个哈希函数,求插入过程中的冲突次数,求查询过程中的冲突次数
只要对算法比较熟悉,这些题就都可以归为 “模拟题” 的分类
历年考过最难的一个是次小生成树的证明,这个在y总提高课里讲过
今年考了一个最短路计数,就是双关键字最短路的变形,也算是一个简单的模型
程序设计算法题:
第一第二题是白给你的,历年都是模拟题,写过代码的朋友切这两题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
第三题只有10分,所以不会直接打暴力,影响也不会特别大。
今年考的是有限制的选择问题、去年是一个线性DP、历年最难的一道是组合数学——隔板法求非负整数解
复习计划推荐:
第一件一定要做的事情是,去下载915的考纲,然后对着考纲上的内容做一遍知识点整理
然后刷一遍王道所有章节的选择题,跟着y总的算法考研辅导课做一遍408里所有的数据结构题目
后面去刷真题里的题目,刷完真题,再去王道上找类似的大题做(主要是图和树的章节大题)
像堆优化、次短路、次小生成树这些算法不在考纲内,但是涉及到的却是考纲内的数据结构,发散着去看看这些,其他算法竞赛的内容没必要花时间去搞
可以参考算法提高课-图论章节的内容,y总都讲过
每日学习计划安排(积土成山)
我的学习安排仅供参考
因为我是比较懒、爱摸鱼的人,一战上岸纯属运气游戏,所以目标比我高的同学要尽可能比我再勤奋一点 ( = w = )
关于学习环境,大家按照适合自己的安排就行,我备考期间就前10天是在图书馆学的,后来一直待在寝室
主要原因是,我觉得图书馆的氛围太压抑了,待在图书馆里太折磨自己了,所以选择了在寝室里 hh
我们寝室 4 人,3个考研的,另外一人大四上除非有课,一般都不来学校,所以寝室变成一个天然学习环境
研友一起学习我还是觉得挺重要的,后期背政治,我们就在一起背,互相抽背,特别开心,背的也很快
每日安排具体如下:
早上 7:30 ~ 7:50 起床,洗漱,吃早饭,然后摸一会儿鱼
早上 7:50 ~ 8:30 开始用扇贝背英语单词,如果今天扇贝考研训练营任务较少,会顺带完成
上午 8:30 ~ 11:30 开始学习数学,每一个小时会休息10分钟,然后把手机藏起来,继续学习
上午 11:30 ~ 12:00 恰中饭(为了错开学生饭点不排队,迫不得已早点结束。如果今天点外卖的话,会学到 12 点)
中午 12:00 ~ 12:30 刷b站,看视频,总的来说就是摸鱼、摸鱼、摸鱼
中午 12:30 ~ 13:00 睡午觉(强烈建议午觉就趴在桌子上睡,床上虽然舒服,但是起床很困难!)
下午 13:00 ~ 14:00 整理上午学习的内容,比如前期是把没做完的题目做完,后期是对做完的套卷进行总结,一般来说都会超时
下午 14:00 ~ 17:00 前期会继续看数学,后期会分配给英语和政治(但其实因为整理套卷要很久,所以这里的时间经常会被压榨)
下午 17:00 ~ 18:00 恰晚饭,刷b站,水群,摸鱼、摸鱼、摸鱼
晚上 18:00 ~ 20:00 前期会继续看数学,后期会分配给政治,刷课/刷题/背书
晚上 20:00 ~ 21:00 洗澡,刷b站,水群,摸鱼、摸鱼、摸鱼
晚上 21:00 ~ 22:00 写博客、整理知识点
晚上 22:00 ~ 23:00 前期刷b站水群,后期背政治
以上,是在 @Hygen 同学强烈建议下,我整理出来的大致学习安排
但其实,回顾整个考研过程,认真按照上述安排进行的,基本只有摸鱼时间,其他时间分配或多或少会有所不同
比如今天兴趣高涨、踌躇满志,就会多学习一会儿;今天心情不好、有些低落,就会开始摆烂
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不用每天强迫自己军事化训练
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定律之一的 “质量互变定律” ——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过程,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
所以,比起坚持今天是否有按时打卡上班,更应该坚持整个考研过程的长期努力
某个知识点今天我取得了进步,那就奖励自己休息一会儿;某个预计今天解决的任务没有完成,那就强迫自己多学一会儿
PS. 如果大家不知道什么学习方法是正确的,我强烈推荐于老师 Yjango 的《学习观》,他从人脑学习的角度来解释机器学习方法,我一路追番到停更后,收益匪浅,并且不断付诸实践,充分证明了这个方法是有效的 w
于老师是日本会津大学的留学博士,出任过很多顶级会议,去年回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当老师(我 3 年老粉了,后悔没去西电 QAQ)
心态调节(踌躇满志的摆烂心态)
先回答一个同学的问题 “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,怕期望太高,重复过去的失败,但不能再输了,这次该用尽全力了”
我觉得,过去的失败不可怕,可怕的是像过去一样再次跌倒。简单来说就是,自己要清楚:“过去为什么会失败?” 以及 “为什么别人会成功?” 这个问题只有你能去回答,也只有你能去解决,加油 w
心态会影响备考时的状态,所以大家应该在备考时尽量保持在一个整体向上的状态(偶尔丧一天可以接受,长期就不行)
备考初期,一般都是踌躇满志(说我一定会守住北大的荣耀.jpg)
但是随着复习的过程,遇到越来越多的难题,以及遗忘越来越多之前学到的内容,就会开始怀疑自己了
这是考研中的常态,或者说必经过程,有的人说没有,不是真没有,是故意不告诉你,打击一下你
看过《学习观》的朋友应该会清楚这是为什么,人脑有且必须具有 “遗忘功能”,才会能够学习
(具体大家去看《学习观》了解,我不具体展开)
所以数学题目忘记怎么做,英语单词忘记什么意思,再正常不过了,这个时候回头反复去看,达成 学会-忘记-学会-忘记-学会 的多次反复循环,最终就会成功掌握
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定律之一的 “否定之否定规律”,看似反复循环,实则螺旋上升,每一次的学会都比上一次的学会更加有收获
有着这么足足的科学理论支持,在心态遇到这方面的问题时,希望大家可以很好的调整过来
说个题外话,我们班上成绩第一的女同学,选择了考研的道路,但是最后心态崩了,连第一场考试都没去,我觉得很可惜
辛辛苦苦复习一年,最后怯场了多可惜,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尽可能调整好心态(有的时候确实难蚌,比如说失恋这种,但人还是要向前走的)
如果大家备考时,有心态上的问题,欢迎来找我咨询。我可能不会是一个很好的解铃人,但可以做一名安静的倾听者。
备考后期比较好玩,大家以后就会体验到,我简单叙述一下这个心态,就是:
第一天做完套卷,好高啊,这不有手就上400,我觉得自己今天又行了;第二天做完套卷,怎么这也错了,我在考场上不会也犯相同的错误吧,早知道学校不报这么高了,这是要二战的节奏啊;第三天,我又行了;第四天,要寄;第五天。。。。。。
发生这个情况,只能说我们俩共情,怎么调整我也不是很清楚,我的做法就是天天摆烂心态,“我就是要错,就是不行,就是要二战”。
尽量降低自己的预期,这样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就会减少了
不是真摆烂,是心态摆烂,书还是要读的,学还是要上的,二战是不可能的
还有两种情况要杜绝
- 不做没有答案的题目。群里经常会有人拿形式简单,解法复杂的题目来钓鱼搞心态。正常辅导书上的题目肯定有课后答案,真来问问题的人会把答案也一起拍上,然后问答案中的哪个步骤他不会,否则一律视为钓鱼。
- 不水考一个学校的机构群。里面只能说是尔虞我诈,什么人我都见过,根据我和我同学的经历告诉你,高强度发言的最后大多都是跳梁小丑,想搞人心态没搞成,最后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。
还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,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,我最近还剩一个毕设,看见会尽量回复
感谢学长 @TaoZex 的初试指导
感谢同届考生 @Yukino @Freya @zty @好孩子都会写代码 等同学的帮助
感谢诸多学弟学妹的鼓励与祝福,我在这里也祝你们早日上岸